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7159935
首页 >> 新闻资讯
考试提醒
2025年全国职业考试时间
考试项目 考试时间
名师风采
王树京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张新天

重点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多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课程的...

侯杏莉

机电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建工一级建造师资格、二级...

梅世强

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编委,...

戚振强

重点建工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产业经...

陈印

《法规》第一人,命题组顾问,法规界之"盘古"。 建造师...

新闻资讯
中东欧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的承接带
发布时间:2017-12-05 18:38:00


2017年11月27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伴随着新闻报道增多,中东欧一词已经频频跃入我们眼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对中东欧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过三次重大变化。

中国人对中东欧的最初印象首先是从“东欧”这个政治概念开始的,它主要指冷战期间施行过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地理位置上,前四个国家地处中欧东部,后四个地处东南欧,但以意识形态区分,统称东欧八国。中国与上述国家有着值得珍视的传统友谊。

苏东剧变后,“东欧”的概念被地理意义的“中东欧”取代,中东欧的概念被大大泛化和模糊了,对他们的区分在学术界也出现了很多争议。可以把中东欧地区大致分为三个区块:第一块是位于中欧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第二块是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第三块是巴尔干国家,包括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和西巴尔干诸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各国相继提出了以加入北约和欧盟为优先目标的“融入西方”战略。大多数这一地区的民众对用“东欧”称呼他们比较敏感。

随着2000年后北约和欧盟东扩的步伐的加快,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已经投入西方的怀抱。2004年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又被称为“新欧洲”,以区别于“老欧洲”。源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记忆,这些新欧洲国家更信任美国,而新老欧洲的政治裂痕直至今日还不能弥合。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中东欧国家作为欧盟内部的新兴经济体,他们与老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与生活水平不是缩小而是增大了。以匈牙利的东向政策为代表,更多的中东欧国家开始寻找欧盟以外的贸易伙伴。正是看到了中东欧国家需求的变化,在2011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之后,中国外交部提出的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赋予了中东欧概念新的意涵。

所谓中东欧16国,包括11个欧盟新成员,2个正在为加入欧盟冲刺的入盟候选国家(黑山和马其顿),3个受欧盟联系与稳定进程规制的潜在入盟国家(阿尔巴尼亚、波黑、塞尔维亚)。这16国欧洲化进程不可逆转,它们已经确立了认识世界的西方化视角。我们之所以将这16国视为一个整体,更多是基于欧盟因素的考虑。

2011年以来的中国-中东欧“16+1”的合作被视为双方的“重新发现”。这也是促进中欧关系不断发展深化的新举措。中东欧相当于欧洲国家中的“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传统上依赖欧盟的技术和资金,欧洲市场是它们主要的贸易对象。中东欧国家通常不具备全方位的经济结构,中国的高铁等高新技术和基础建设投资方面的经验与能力,都是中东欧国家所期待的。“16+1合作”框架坚持以灵活、市场化、务实合作为主攻方向,为中国和16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以年度总理会晤机制为合作引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可以定期交流合作构想、项目或共同关心的问题,寻找合作共赢点。

从区域层面看,中国-中东欧合作是中欧合作的一部分,是促进中欧关系均衡发展和不断发展深化的新举措,更是基于更加均衡和细化的中国对欧政策的需要。这有利于切实履行《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有利于推动一个团结繁荣的欧洲。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11月14日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时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有利于中欧关系全面均衡发展,也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建设。欧盟领导人也明确表示乐见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16+1合作”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跨区域务实合作的“孵化器”,体现了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

中方主张将“16+1合作”打造成“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中欧四大伙伴关系落地的优先区域和中欧合作新增长极。在第六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方与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等国签署合作文件,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东欧16国的全覆盖。中国同中东欧16国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重点议题之一。16个中东欧国家不仅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最早落地的地区。依托“16+1合作”框架,中国在欧洲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战略布局初具规模,海上丝绸之路依托中欧陆海快线,陆上丝绸之路以新欧亚大陆桥建设和中欧班列有效运营为标志。

“16+1合作”的推进仍然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正如刚刚在布达佩斯召开的智库论坛上学者们普遍认为,该框架启动只有五年的时间,相关各方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客观认识各种问题,理性和积极应对前行之路上面临的各种挑战。但大家相信,“16+1合作”能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相互重新发现,一路走来,携手同行。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规范收费公路PPP项目操作 多种方式补助支持 定期评价运营服务
 下一篇: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月底规划完


地址: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资源传媒大厦   咨询电话:010-57159935   57159938    传真:010-57159938
版权所有 2008-2020 北京金桥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