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7159935
首页 >> 新闻资讯
考试提醒
2025年全国职业考试时间
考试项目 考试时间
名师风采
王树京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张新天

重点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多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课程的...

侯杏莉

机电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建工一级建造师资格、二级...

梅世强

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编委,...

戚振强

重点建工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产业经...

陈印

《法规》第一人,命题组顾问,法规界之"盘古"。 建造师...

新闻资讯
雨洪设施与新建建设工程同步配建
发布时间:2012-08-30 18:16:50


北京“7·21”暴雨灾害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惊喜地看到,管理者、开发商和物业服务商都在进行积极的反思并有了实际行动。本报继8月1日《暴雨之殇》、8月22日《雨洪设施将成“标配”》之后,再次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8月22日,北京市规划委正式发布并开始执行《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以下简称《技术要点》),其中明确要求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必须按照每1万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此外,新建小区绿地中至少要有50%建成可滞水的下凹式绿地。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表示,将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并将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采取行动进行监管,以保证这些强制性规定真正“落地”。

与此同时,记者之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与在“7·21”暴雨中一些楼盘出现较严重漏水、墙皮脱落、地面塌陷、地下室进水、车库被淹等现象不同的是,一些社区的雨洪控制配套设施其实还是能够保证在特大暴雨中安然无恙的。

记者先后在基本不受雨灾影响的海淀区双紫园小区、天秀花园小区进行实地走访时发现,原来这些小区的道路铺的是透水砖,屋顶为坡面设计并配有雨水收集管道,楼房周边也配套有下凹式绿地及广场。

以海淀区双紫园小区为例,据介绍,双紫园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是北京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成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模式的代表之一,采用的设计标准是5年一遇降水,每年的雨水利用率为57.86%。部分业主告诉记者,这里已经连续11年雨水不外排,自小区装上雨水收集系统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包括‘7·21’暴雨,也没有外排到市政排水管道中,全部下渗或者存了起来。”

其实上述小区雨水不外排的秘密都藏在那些看似平常的楼房、草地、绿树、砖路里。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由此对记者解释称,每当下雨,地面的透水砖会迅速将雨水吸入地下的沙石层。雨量小时,可以涵养水土;雨量大时,地下管道会将雨水引入小区地下的蓄水池中。同时,屋顶的排水管道、地面的雨水井也直接将雨水排入小区停车场地下的蓄水池里;不能进入管道的雨水,就会流到楼房周边下凹的绿地中下渗;还有一些不能及时下渗的雨水则通过路面的一些弧形边沟,沉淀后进入到了蓄水池中。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世明对此也表示,近几年硬化地面的增长,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降低了原有植被和土壤的渗水循环能力,造成城市雨水调蓄能力不足。雨水一旦不能渗入土地,又不能被存储利用,就很容易加速向市政管道系统及河道汇集,对于像“7·21”这样突降的暴雨,不能及时消纳,就很容易成“涝”灾。“因此,结合上述小区的雨洪控制与利用经验,‘落地’并监管执行《技术要点》很有必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方兴地产转攻自住、改善型市场
 下一篇:京平快轨最快年内审批 北京平谷价值洼地初现


地址: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资源传媒大厦   咨询电话:010-57159935   57159938    传真:010-57159938
版权所有 2008-2020 北京金桥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