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能够找到克服地缘政治困扰的方法,为多边项目提供资金,同时,全球私人资本能够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保持连贯且可持续的发展,那么2020年代很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基础设施投资的黄金时代。”
上述设想来自咨询公司丝绸之路(Sil k Road Associates)与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贝克·麦坚时”)合作发布的一份最新预测《一带一路未来畅想》,这也是该预测提及的五大设想中最为乐观的一个。
然而,这五大设想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如按照“全球合作模式”这一设想发展,预计到2020年代,“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将达到1.32万亿美元;而另个一极端则是按“单极发展模式”设想发展,受到严峻的经济衰退、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及其他国家更加激烈竞争的影响,到2020年代,“一带一路”相关潜在投资仅为5600亿美元。
以历史标准衡量,这一较低的预测数额仍然是一笔巨额资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预计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将增至18万亿美元。
该预测中包含的另外两种模式综合了以上因素,但将其他关键因素作为考量的重点。“全球可持续发展模式”设想更关注全球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的压力,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而“供应链转移模式”设想则指出旷日持久的贸易摩擦会将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快速地推向其他低成本地区,这可能会加速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同时也会减缓国内生产速度。
第五种设想则是一种综合的“基准模式”。贝克·麦坚时与咨询公司丝绸之路提出,按照这一设想发展,预计到2020年代,“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将达到9100亿美元,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占比例为25%、东南亚为18%、拉丁美洲为15%、南亚为13%,其余部分则分布在中亚、东欧和中欧、中东以及非核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对于该预测报告,贝克·麦坚时亚太区主席黄爱爱认为,“在未来十年内,‘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在缩小新兴市场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这取决于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赞助商、开发商以及其他私营企业参与者是否真正有意愿展开多边合作,是否能确保当地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这一进程。”
“对于不断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广受认同的‘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可能是其通往成功的路径之一,即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低排放运输系统和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以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咨询公司丝绸之路表示,“一带一路”项目仍在进行中,但发展趋势是开发规模较小、在政治或环境上争议不大的项目。
咨询公司丝绸之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en Simpf endor f er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从刚一提出就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现在的项目与五年前签署的项目大不相同,而五年后的项目与现在的项目相比也依然会显现出差别。早期的‘一带一路’倡议较为关注核心基础设施建设,预计私营企业、全球资本和制造业将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进而帮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树立地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