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7159935
首页 >> 新闻资讯
考试提醒
2025年全国职业考试时间
考试项目 考试时间
名师风采
王树京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张新天

重点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多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课程的...

侯杏莉

机电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建工一级建造师资格、二级...

梅世强

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编委,...

戚振强

重点建工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产业经...

陈印

《法规》第一人,命题组顾问,法规界之"盘古"。 建造师...

新闻资讯
“大动脉”“毛细血管”双线发力 四川告别“蜀道难”
发布时间:2019-10-08 21:34:10


四川省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 王鹏 摄

中新网成都9月29日电 (王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首《蜀道难》,千百年来是四川交通条件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在“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双线发力,已经告别“蜀道难”,正从“蜀道通”向“蜀道畅”迈进。

“70年前,四川交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汪洋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省公路总里程只有8500公里左右,技术等级低,并且破烂不堪,一半以上的公路开不了车。而如今,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公路总里程已达33.2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四川交通投资连续九年超千亿元,投资完成总规模居全国首位。”

四川省雅西高速。 钟欣 摄

四川省雅西高速。 钟欣 摄

九月下旬,甘孜州泸定县318国道旁,距大渡河水面239米高的泸定大渡河大桥高高耸立,在湛蓝天空下显得尤为壮观。作为雅康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这座建设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环境下的“川藏第一桥”,已成为四川奋力推进“大动脉”建设的象征。

“以前到成都要七八个小时,现在时间缩短了一半!”泸定县杵坭乡杵坭村村民邓安美告诉记者,雅康高速通车后,甘孜藏区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村民们也借机开起了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今年樱桃季时,我们家几乎天天都住满了人!”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7238公里,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实现所有市(州)、73%的县(134个)通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出川通道19个,毗邻7省(市、区)中除青海、西藏外均已实现高速公路大通道相连。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农村公路。 赵辉 摄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农村公路。 赵辉 摄

除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大动脉”的持续建设,近年来,作为“毛细血管”的农村公路在四川也越来越密集。

巴中市平昌县龙尾村是一个蛰伏于大巴山深处的小山村,四周被层层叠叠的山峦包裹,多少年来,村里人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因为交通制约,村里的女孩不愿意留在村里,外面的女孩不愿意嫁进来,这个村子因此成了“光棍村”和国家级贫困村。

“这山旮旯,(过去)是飞过的鸟都不愿意停留片刻啊!”村民刘和平回忆,以前村子不通公路,大家外出购买日常用品或农副产品,只能走羊肠小道,“一次我去离村子最近的鹿鸣乡办事,黄泥巴沾满鞋底,一走就打滑,几个小时的山路走下来,摔了五六跤。”

而如今,一条总长近10公里,总投资1.3亿元的农村公路不仅通到了龙尾村,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山区的20万人口。依托交通环境的改善,龙尾村发展起了茶业和乡村旅游业,不仅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所在的三十二梁景区也获批为4A级旅游景区。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8.6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记者了解到,当前四川正加快构建“四向八廊”为主骨架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到2020年,高速公路建成8500公里,进出川高速通道25个;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达到65%,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达到50%。(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今明两年完成乡镇和建制村“两通”任务
 下一篇:龙龙铁路福建段动工 闽将再添一出省快速通道


地址: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资源传媒大厦   咨询电话:010-57159935   57159938    传真:010-57159938
版权所有 2008-2020 北京金桥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