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7159935
首页 >> 新闻资讯
考试提醒
2025年全国职业考试时间
考试项目 考试时间
名师风采
王树京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张新天

重点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多次参加一级建造师市政课程的...

侯杏莉

机电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建工一级建造师资格、二级...

梅世强

全国重点大学教授,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大纲》编委,...

戚振强

重点建工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产业经...

陈印

《法规》第一人,命题组顾问,法规界之"盘古"。 建造师...

新闻资讯
国家统计局: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新经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
发布时间:2022-10-11 10:08:08


来源: 新华网

国家统计局10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促就业、拓岗位,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新经济带动就业效应显著。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首次超越乡村,达到50.5%。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年均增长1054万人;城镇就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2.7%,比2012年增加1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影响,就业形势受到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持续推动复工复产、大规模减负稳岗、稳定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就业形势得以改善。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各项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城镇调查失业率不断回落,2020年12月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持平,2021年12月进一步回落至5.1%。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支持引导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拓宽公共部门就业,鼓励创业创新,有力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针对农村劳动力,加强跨区域精准对接,有效促进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依托县域经济、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针对困难群体,不断加强就业帮扶。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

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第三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202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17072万人、21712万人和35868万人,占比分别为22.9%、29.1%和48.0%;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比相比2012年分别下降10.6和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协调性明显提高。

此外,新经济就业以其就业容量大、薪资水平高、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点,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31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131万人,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3400万人。

就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就业人员学历结构持续优化,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2020年,就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受教育程度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8.7%、41.7%,比2012年分别下降2.3、6.6个百分点;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7.5%、22.2%,分别上升0.4、8.5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2年的9.7年提高到2020年的10.4年。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末,全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累计18.7万人,比2012年增加2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500多人,增加2400多人;全国累计共有3935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增加2360万人。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闽粤联网工程竣工投产 广东福建两省实现电力余缺互济应急互备
 下一篇:第一动力持续发力 创新引擎动能强劲


地址:北京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资源传媒大厦   咨询电话:010-57159935   57159938    传真:010-57159938
版权所有 2008-2020 北京金桥建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414号